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

[小三上-國語] 康軒第十二課,文字變變變,成語整理

物    換    星   移
ㄨˋ  ㄏㄨㄢˋ ㄒㄧㄥ  ㄧˊ
意思:景物改變了,星辰的位置也移動了。比喻時間的變化。
字義:物換,景物變幻;星移,星辰移位。
出處:唐.王勃〈滕王閣〉詩:「閒雲潭影日悠悠,物換星移幾度秋。」
解釋:悠閒的彩雲影子倒映在江水中,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。時光易逝,人事變遷,不知已經度過幾個春秋。
故事:
       滕王閣位於今江西省新建縣城西的章江門,是唐代的滕王李元嬰在任洪州都督時所建。他是唐朝開國君主李淵的兒子,哥哥太宗即位後,將他封為滕王。由於受封那天樓閣正好落成,因此命名為滕王閣。
       王勃是高宗時代有名的才子,他文思泉湧,下筆成章,不一會兒就能寫出一篇詞藻華麗、情感豐富的文章,為初唐四傑之一。他在參加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在滕王閣上舉辦的一場盛宴時,即席寫了一篇〈滕王閣序〉,至今為人所傳頌。王勃另作了一首〈滕王閣〉詩,詩的上半部在描述滕王閣的華麗壯觀,後半部則是抒發從滕王閣引發的感嘆,「閒雲潭影日悠悠,物換星移幾度秋。閣中帝子今何在,檻外長江空自流」大意是說天上的雲投影在閣前的潭水上,日光也顯得安閑暇適,但地上事物不斷地改變、時序星辰不停地轉移,不知已經過了多少寒暑。當年的李元嬰現在不知身在何處?只剩欄杆外的長江滾滾東流後來「物換星移」就被用來比喻景物的變遷,世事的更替。
中國江西省滕王閣

 本  末  倒  置
ㄅㄣˇ ㄇㄛˋ ㄉㄠˋ ㄓˋ
比喻: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
字義:本,樹根,比喻事情的主要部分;末,樹梢,比喻事情的次要部分;置,放
出處:
      
宋代大儒陸九淵在〈與曾敬之〉信中也提到:「有其本,必有其末。未聞有本盛而末不茂者。若本末倒置,則所謂文亦可知矣。」大意是說事情都有本有末,沒聽過根本壯盛而枝節末端不茂盛的事。
 大    惑    不    解

ㄉㄚˋ ㄏㄨㄛˋ  ㄅㄨˋ ㄐㄧㄝˇ
意思:感到非常迷惑,不能理解。
解釋:惑,迷惑;解:理解。
出處:《莊子‧天地》:「大惑者終身不解,大愚者終身不靈。」(原意:最迷惑的人,一輩子也不會醒悟;最愚昧的人,一輩子也不會明白。)

成語小測驗:
1. 儘管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),我們的友情也不會改變。
2. 處理事情如果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),必然越弄越糟。

3. 他本來是個很冷靜的人,今天卻如此衝動,令人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)。

成語小遊戲:
4.本末倒置,猜一字。

答:1. 物換星移,2. 本末倒置
3. 大惑不解,4. 半           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[字音字形]東西 注音

依據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」中,東西兩字的字詞解釋,東西的注音有兩種, 1. ㄉㄨㄥ ㄒㄧ     (1)從東方到西方, 如「東西橫貫公路」     (2)東方與西方,如「東西文化交流」 2. ㄉㄨㄥ ㄒㄧ˙     (1)物品,如「買東西」     (2)譏罵人的話,如「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