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五課,我要給風加上顏色,成語躍躍欲試

躍  躍  欲  試
ㄩㄝˋ  ㄩㄝˋ   ㄩˋ     ㄕˋ
意義心動技養,急切地想嘗試一下。
字義躍躍:急於要行動的樣子;欲:要。形容急切地想試試。
出處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三十五回
         一席話說得唐二亂子心癢難抓,躍躍欲試

造句
比賽即將開始,球員們個個躍躍欲試,準備一展身手。

延伸
          躍躍欲試和摩拳擦掌都有急切、想試試的意思。
          摩拳擦掌偏重在急切的神情、態度乃至動作。
          躍躍欲試偏重在內心急切的想動手試試。
          聽說要比賽跳繩了,小朋友們個個摩拳擦掌,躍躍欲試。          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五課,我要給風加上顏色,成語萬紫千紅

萬  紫  千  紅
ㄨㄢˋ   ㄗˇ  ㄑㄧㄢ ㄏㄨㄥˊ
意義形容百花盛開,多彩燦爛的景象。
字義庭:舊時指官署的廳堂;之後泛指大院子;大庭:寬大的場所;廣:多;眾:許多人。
出處《春日》 朱熹
      勝日尋芳泗水濱,
      無邊光景一時新。
      等閑識得春風面,
      萬紫千紅總是春。
[注釋]
1. 勝日:天氣晴朗的好日子
2. 尋芳:遊春,踏青。
3. 泗水:河名,在山東省。
4. 濱:河邊。
5. 光景:風光景色。
6. 等閑:平常、輕易。「等閑識得」是容易識別的意思。
7. 識得:看到、感覺到。
8. 東風:春風。
9. 面:面貌。
故事
       從字面上看,這首詩寫的是春日踏青的所見和感想。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裏,詩人沿著泗水岸邊遊覽時,感到萬物都沐浴在春風裏,生機勃然,風光景物,煥然一新。色彩繽紛的鮮花爭妍鬥麗,萬紫千紅,把周圍的景色裝點得燦爛多姿。
造句
春天時,陽明山上百花齊放,一片萬紫千紅,真是美不勝收。

猜謎
打一成語:
 10000 
 1000 
答:萬紫千紅

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五課,我要給風加上顏色,成語異想天開

異   想    天   開
 ㄧˋ    ㄒㄧㄤˇ  ㄊㄧㄢ    ㄎㄞ
意義不符實際、不合事理的奇特想法。
字義:異:奇異、奇特;天開:比喻憑空的,根本沒有的事情。形容想法非常離奇、荒唐。或指解放思想。
出處清.無名氏《都門紀變百詠》
乞選漁船鑽鐵甲(1),議挑河水灌城濠(2)。料渠(3) 謀國憂勤日,異想天開首獨搔。
(注解) 

(1) 鐵甲:鐵片製成的戰船。
(2) 城濠:護城河。 
(3) 渠:他們,第三人稱代詞。此指提建議的人。

故事
       「異想天開」是指發出奇想天門開啟,這種想法是怪異的,所以叫「異想」。異想的結果自然是不符實際、不合事理。清代無名氏〈都門紀變百詠〉中,提到為抵禦外敵入侵北京城,有人就建議找些漁戶潛水去破壞鐵甲船,也有人建議挖深護城河,並挑運河水來灌注,使它深滿以抵擋敵人。這些不符實際,不合事理的建議當然是「異想天開」的想法。
造句
因為萊特兄弟的異想天開,促使了飛機的發明,也實現了人類飛行的夢想。

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五課,我要給風加上顏色,成語差強人意

差   強   人  意
ㄔㄚ  ㄑㄧㄤˊ   ㄖㄣˊ    ㄧˋ
意義本指上可振奮人心。後用來形容大致上能令人勉強滿意。
字義差:尚,略;強:振奮。勉強使人滿意。
出處後漢書‧吳漢傳》
       諸將見戰陳(同陣字)不利,或多惶恐,失其常度。漢(指吳漢)意氣自若,方整厲器械,激揚士吏。帝(漢光武帝)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,還言方脩戰攻之具,乃歎曰:「吳公差彊(同強字)人意,隱若一敵國矣!」
       
故事
       當時漢軍戰情不利,漢光武帝見吳漢「意氣自若」,「整厲器械,激揚士吏」,對吳漢大加讚賞。漢光武帝表揚吳漢「差彊人意」,「差強人意」的本來意思就是很會鼓舞士氣,振奮人心。
       不過,這個成語在後世流傳時用法有改變。現在一般來說,是指大體上尚能令人滿意。

故事背景:
        吳漢是劉秀的一個部下,平常不太喜歡說話,個性也是直來直往。剛開始,劉秀沒有很注意他,后來聽到一些將軍常常稱讚吳漢,才開始注意吳漢,還拜他做大將軍。從此以後,吳漢幫劉秀打了許多次勝仗,立下不少功勞。
  吳漢不但勇敢,對劉秀也十分忠心。每次出外做戰,總是緊緊跟著劉秀,而且只要劉秀沒睡,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,不肯先睡。偶爾輸了,每個人都提不起勁來,吳漢總是鼓勵大家不要悲觀,應該振作起來,準備繼續作戰。
  有一次,劉秀輸了,心情不是很好,其他將軍也失去鬥志。可是吳漢卻和士兵們一起整理武器,審閱兵馬。劉秀知道這些事後,再看看眼前這些垂頭喪氣的將軍們,很感嘆地說:「還有吳將軍
鼓舞士氣,振奮人心。」

造句
他今天的魔術表演差強人意,還有進步空間。

延伸
       現在有時會被誤用為「強差人意」,要小心!
另外,現在有時會將「強」解釋成勉強,而將「差強人意」誤用為不能使人滿意。需小心。

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四課,追風車隊,成語集思廣益

集  思  廣  益
ㄐㄧˊ   ㄙ    ㄍㄨㄤˇ  ㄧˋ
意義集合眾人的見解,以獲得更大的效益。
字義集:集中;思:思想;廣:擴大;益:好處。
出處語本三國蜀.諸葛亮《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(ㄩㄢˋ)屬》
      亮後為丞相,教與群下曰:「夫參署署:參與政事。署,音ㄕㄨˇ,政府機關者,集眾思,廣忠益也。若遠小嫌,難相違覆,曠闕損矣。違覆而得中,猶棄弊蹻而獲珠玉。然人心苦不能盡,惟徐元直處茲不惑,又董幼宰參署七年,事有不至,至于十反,來相啟告。苟能慕元直之十一,幼宰之殷勤,有忠於國,則亮可少過矣。
       
故事
       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軍師,他在教導屬下為官之道時說:「參與政事時,要結合眾人的智慧,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。如果怕得罪別人而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,工作就會有所損失。能夠反覆討論而得出合適的結論,這過程就像丟掉不好的東西而尋得寶物一樣。雖然人常常不能暢所欲言,但像徐元直就不會如此,而董和也是這樣,參與政事七年,只要有不完美的地方,必定親自給予意見,來回十次都不厭煩。如果你們能有徐元直的十分之一,又有董和的勤勞,對國家盡心盡力,那我犯錯的機會也會少了許多。」後來,「集思廣益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指集結眾人的智慧,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。
造句
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下,校慶表演的內容終於取得全班同學的共識,並有明確的計畫。

《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(ㄩㄢˋ)屬》的由來
        三國時,劉備死后,劉禪繼位。丞相諸葛亮處理、決定蜀國的大小政事,成了蜀國政權的實際主持者。他在人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,但他并不因此居功自傲,常常注意聽取部下的意見。楊是當時丞相府里負責文書事務的主簿官。他對諸葛亮親自過問每一件事的作法提出了建議,他說:「處理國家軍政大事,上下之間分工應該不同。”」他還舉出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例子,就是成語集思廣益的意思。勸諸葛亮不必親自處理一切文書,少過問一些瑣碎的小事,對下屬應該有所分工,自己應主抓軍政大事。諸葛亮對于楊的勸告和關心很是感激,但他怕有負劉備所托,仍然親自處理大小事務。后來楊病死,諸葛亮非常難過,哀悼不已。為了鼓勵下屬踴躍參與政事,諸葛亮特地寫了一篇文告,號召文武百官、朝廷內外主動積極地發表政見,反復爭議。這篇文告就是《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》。他在文中寫道:「丞相府里讓大家都來參與議論國家大事,是為了集中眾人的智慧和意見,廣泛地聽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議,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。」

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四課,追風車隊,成語大庭廣眾

大   庭    廣    眾
ㄉㄚˋ  ㄊㄧㄥˊ ㄍㄨㄤˇ   ㄓㄨㄥˋ
意義人多而公開的場合也作“廣庭大眾”。
字義庭:舊時指官署的廳堂;之後泛指大院子;大庭:寬大的場所;廣:多;眾:許多人。
出處《公孫龍子.跡府》  
       齊王之謂尹文曰:「寡人甚好士,以齊國無士,何也?」尹文曰:「願聞大王之所謂士者。」齊王無以應。……是時齊王(1)好勇。於是尹文(2)曰:「使此人廣庭大眾之中,見侵侮而終不敢鬥,王將以為臣乎?」王曰:「詎(3)士也?見侮而不鬥,辱也。辱則寡人不以為臣矣。」尹文曰:「唯見侮而不鬥,未失其四行也。是人未失其四行,是未失其所以為士也。然而王一以為臣,一不以為臣;則向之所謂士者乃非士乎?」齊王無以應。 

〔注解〕
(1) 齊王:指齊湣王,戰國時齊國國君,田氏,名地,一作遂。亦稱齊閔王、齊愍王。在位期間,任孟嘗君為相,匡章為將,屢敗楚軍,並與韓、魏聯合攻秦,入函谷關。十七年,燕將樂毅大破齊軍於臨淄,湣王出走至莒,任楚將淖齒為齊相。淖齒打算與燕瓜分齊國,殺湣王。在位共十七年。諡湣。 
(2) 尹文:戰國時齊人。主張自處於虛靜,對事物應綜核其實,提倡「見侮不鬥」、「以禁攻寢兵為外,以情慾寡淺為內」。著有《尹文子》。 
(3) 詎:音ㄐㄩˋ,假若、如果。
       
故事
       「大庭廣眾」典源作「廣庭大眾」。「大庭廣眾」是指公開而人多的場合。《公孫龍子.跡府》中,記載了尹文和齊湣王的一段對話。齊湣王經常感嘆他想任用士人,可惜國內卻沒有這樣的人,有一次尹文就問齊湣王說︰「如果有一個人,具備了士人的各種德行,在大庭廣眾的場合,受到別人的侮辱,卻始終不敢爭鬥,大王會任用他嗎?」湣王回答︰「這種懦夫算什麼士人?我當然不會用他!」尹文又說︰「這個人雖然受到侮辱卻不跟別人爭鬥,可是他仍具備身為士人的四種德行,那他仍然是個士人啊!大王你一下子說要用士人為臣,一下子又說不用士人為臣,難道大王一開始所想要找的人才並不是士人嗎?」尹文子的一番分析讓湣王無話可說。後來「大庭廣眾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公開而人多的場合。
造句
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突然大聲唱起歌來,引來周遭人群疑惑的目光。

延伸
「大庭廣眾」及「眾目睽睽」都指公開的場合。
「大庭廣眾」側重於公眾的場所;「眾目睽睽」側重於眾人注視的目光。

1. 
小吳在(        )前都能侃侃而談,面對心上人時卻結巴起來
2. 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,不要以為自己所作所為,別人看不見,其實(       ),難逃法眼。
1. 大庭廣眾;2. 眾目睽睽。

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四課,追風車隊,成語鐵面無私

 鐵    面   無   私
ㄊㄧㄝˇ  ㄇㄧㄢˋ    ㄨˊ      ㄙ
意義形容公正嚴明而不徇私
字義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
出處《說呼全傳.第三七回》  
       且說龐集因女兒做了仁宗的貴妃(1),十分寵幸。那忠孝王呼得模,自恃宋朝開國的大功臣,世襲食祿(2)三千石,黃金十萬兩,朝裡這些同僚,那個不畏懼他幾分?動不動就要面聖,弄得那朝裡的官僚,個個膽戰心驚(3),就是那龍圖閣學士包拯(4),極也是這般利害。偏偏那個包文正同他也是一般的,朝廷十分信服,果然他是鐵面無私,如今虧得朝廷差他封王去了。
(1) 貴妃:劉宋孝武帝時所設置的女官。位比相國,歷代多沿用其名。
(2) 食祿:俸給、官俸。
(3) 膽戰心驚:形容十分害怕。見「心驚膽戰」。
(4) 包拯:知開封府,辦案嚴正,不避權貴。當時京師流傳「關節不到,有閻羅包老」之語,為宋代有名的清官,卒諡孝肅。亦稱為「包待制」、「包龍圖」、「包公」、「包青天」。

       
故事
       「鐵面無私」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公正嚴明而不偏私。較早出現這個詞的文獻,可追溯到《說呼全傳》。《說呼全傳》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,書中敘述呼氏家族與奸臣龐集家族的故事。龐集仗恃女兒是仁宗的寵妃,殘害呼氏一家,後來在包拯等賢臣的幫助下,呼家的冤屈終於得以申雪。文中的包拯,即是民間俗稱的包公,他個性剛直,辦案嚴正,不避權貴,是宋代有名「鐵面無私」的清官。宋朝另有一名鐵面無私的清官趙抃,他為官正直清廉,執法公正,不徇私情,人稱「鐵面御史」。後來「鐵面無私」被用來形容公正嚴明而不偏私。
造句
這位法官辦案向來鐵面無私,從不接受任何關說、利誘,令人敬佩。
延伸
「鐵面無私」及「大公無私」都有公正無私心的意思。
「鐵面無私」側重於不講情面、不畏權勢的公正嚴明。  
「大公無私」側重於秉公持正的寬闊胸襟。

1. 看到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)的包公鍘了奸臣,臺下觀眾不禁叫好起來。 
2. 為國舉才必須要能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),否則容易流於結黨營私,使國政更加敗壞。
1. 鐵面無私;2. 大公無私。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三課,下雨的時候,成語笑逐顏開

 笑   逐   顏   開
ㄒㄧㄠˋ  ㄓㄨˊ    ㄧㄢˊ   ㄎㄞ
意義心中喜悅而眉開眼笑的樣子。
字義逐:追隨;顏:臉面。
出處《京本通俗小說.西山一窟鬼》  
       婆子道:「這個不是冤家不聚會,好教官人得知,卻有一頭好親在這裡:一千貫錢房臥,帶一個從嫁,又好人材,卻有一床樂器都會,又寫得算得,又是大官府第出身。只要嫁個讀書官人.教授卻是要也不?」
  教授聽得說罷,喜從天降,笑逐顏開,道「若還真個有這人時,可知好哩!只是這個小娘子如今在那裡?」

       
故事
       宋代話本小說《西山一窟鬼》中,描述到王婆向孤家寡人的吳教授介紹李樂娘,說李樂娘出生於大戶官家,才貌兼備,又小有積蓄,而且只想嫁吳教授這樣的讀書人。王婆天花亂墜的一番話,說得吳教授是心花怒放,「笑逐顏開」,為此喜從天降的好運道興奮不已。
造句
每次收到好朋友從國外寄來的信,姊姊總是笑逐顏開,心情愉快。
延伸
有人會將「笑逐顏開」誤用為「笑顏逐開」。
以詞性結構來看,「笑逐顏開」是名+動+名+動,詞性結構是對稱的,應避免誤用。

2019年4月13日 星期六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三課,下雨的時候,成語耳濡目染

耳  濡  目  染
 ㄦˇ    ㄖㄨˊ  ㄇㄨˋ  ㄖㄢˇ
意義形容因為見得多、聽得多,所以慢慢受到影響。
字義「耳濡目染」之「濡」,原為「擩」(ㄖㄨˋ)。濡,習染、感染。
出處唐.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
       公胚胎前光,生長食息,不離典訓之內。目擩耳染,不學以能。
故事
     「耳濡目染」原作「目擩耳染」。唐代時,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,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,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。房啟的身世顯赫,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,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。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,受到父祖輩的影響,聽熟了、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,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。後來「耳濡目染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「目擩(ㄖㄨˋ)耳染」演變而出,形容經常聽到、看到而深受影響。
造句
因為父母都是音樂家,他從小耳濡目染,立志長大後要成為鋼琴家。

延伸
「耳濡目染」及「潛移默化」都有受到影響而產生變化的意思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耳濡目染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潛移默化

偏重於環境的影響,可以是正面的,            可以是環境,也可以是人的影響,

也可以是負面的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多用於好的方面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1. 大人都不學好,小孩每天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),怎能不變壞?

2. 我們應該多讀書,因為一本好的作品對人的思想具有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)的功效。

1. 耳濡目染;2. 潛移默化。

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三課,下雨的時候,成語所向披靡

所    向    披   靡
ㄙㄨㄛˇ ㄒㄧㄤˋ     ㄆㄧ    ㄇㄧˇ
意義比喻力量所到之處,敵人紛紛潰散,無法阻擋。
字義所向:指力所到達的地方;披靡:原是形容草木隨風散亂傾倒的樣子,用於人,則可比喻潰敗逃散。
出處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
       於是項王大呼馳下,漢軍皆披靡。
故事
       據載,秦朝末年,群雄紛紛起義,推翻秦朝政權,其中以項羽、劉邦所擁立的楚懷王勢力最大。項羽為楚國大將項燕之孫,跟隨叔父項梁起義,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,仍號楚懷王。懷王派遣項羽、劉邦分道伐秦。項羽在鉅鹿一戰中殲滅秦軍二十萬,建立極大的功勞。劉邦則用張良的計策,對秦官員人民採懷柔政策,最先順利進入關中,秦朝至此滅亡。項羽得知劉邦已破咸陽,立即率兵入關,與劉軍對峙。在鴻門宴上,項羽欲殺劉邦未遂,後來項羽率兵屠咸陽城,殺秦降王子嬰,燒阿房宮,尊楚懷王為義帝,後又遣人殺之,自立為西楚霸王,種種舉措,大失民心,於是田榮、陳餘、彭越相繼起兵反對項羽。劉邦亦趁此時以為義帝發喪之名,揮師討伐,開始了楚漢戰爭。戰爭初期,項羽佔了優勢,後來劉邦鞏固關中,並極力籠絡諸侯,才逐漸轉敗為勝。項羽曾與劉邦約定,以鴻溝為界,以東為楚地,以西為漢地。項羽於是引兵東歸。但劉邦卻與韓信、彭越出兵攻擊項羽,項羽被圍困於垓下,四面楚歌。項羽傾力突圍而出,至烏江邊,見大勢已去,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,自刎而死。項羽被圍於垓下時,率騎兵八百餘人,突圍而出。雖然漢軍人多勢眾,但項羽武藝高強,又擅於調兵遣將,儘管兵力不多,但「項王大呼馳下,漢軍皆披靡」,也就是說項羽所到之處,漢軍皆被殺得潰不成軍,後方的追兵也害怕得紛紛逃散。後來「所向披靡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比喻力量所到之處,敵人紛紛潰敗逃散。
造句
這支籃球隊在校際聯賽中所向披靡,勇奪冠軍。
延伸
「所向披靡」及「所向無敵」都是無可抗衡的意思。
「所向披靡」專指兵力所向,無可抵擋;「所向無敵」則是泛指沒有敵手。

1. 只見趙子龍單槍匹馬衝入敵陣,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),無人能擋。
2. 他的棋藝在國內已是(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),可稱為「棋王」了。
其中,1的例句,可以填入所向披靡及所向無敵。2的例句只能使用所向無敵。

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三課,下雨的時候,成語賞心悅目

 賞  心   悅  目
ㄕㄤˇ   ㄒㄧㄣ  ㄩㄝˋ  ㄇㄨˋ
意義因欣賞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暢。
字義:賞:欣賞、讚賞。心:心情。悦:愉悦。目:眼睛。悦目:看了舒服。

造句
這裡美麗的湖光山色,令遊客賞心悅目,流連忘返

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二課,晒棉被,成語重整旗鼓

 重   整   旗   鼓
ㄔㄨㄥˊ  ㄓㄥˇ   ㄑㄧˊ   ㄍㄨˇ
意義比喻失敗後重新整頓力量,然後再出發也作「重振旗鼓」。
字義重:重戰;整:整頓;旗和鼓都是古代戰陣中,軍隊必備的物品。
       軍旗高舉,擂鼓前進,可壯軍隊出征的聲勢。但是遇到戰況不利,兵敗而散,往往就會旗倒,鼓停。如果要重整軍隊,再次出征,必然要將軍旗重新舉起,戰鼓再次擂起,所以「重整旗鼓」就表示失敗後再聚力量,重新行動。
       
造句
在教練的鼓勵下,隊員們重整旗鼓,為爭取下次比賽勝利而努力。

延伸:
「重整旗鼓」和「另起爐灶」都有重新開始的意思。但「重整旗鼓」比喻失敗或受挫後,整頓力量,重新再做一次;「另起爐灶」指放棄原來的基礎、陣地,另外重新做起。

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二課,晒棉被,成語百聞不如一見

百  聞  不  如  一  見
ㄅㄞˇ  ㄨㄣˊ  ㄅㄨˋ  ㄖㄨˊ   ㄧˊ  ㄐㄧㄢˋ
意義聽別人說了千百遍,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。
字義聞:聽。百:形容多。
出處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
        百聞不如一見;兵難隃度;臣愿馳至金城;圖上方略。
(1)隃:ㄧㄠˊ,遠的意思,同“遙”。
(2)金城:古郡。在今甘肅蘭州之西北。
(3)圖上方略:繪製地圖,擬定攻討計劃,一同奏上。

故事
       羌族是華夏的一個古老的民族,到漢朝時,羌族遷到了西北,以遊牧為生。
       漢宣帝神爵元年春,羌族起兵叛亂漢朝宣帝決定派軍隊前去平定,召集大臣商量,問誰可領軍。73歲的老將趙充國曾經多次出征邊地,熟悉情況,願意擔當這一重任。宣帝問他:「我們要派多少兵去?」趙充國說:「百聞不如一見,打仗的事是很難遙測的,我願意先到金城去,察明情況後,再上報陛下。」宣帝同意了。
       趙充國帶領一隊人馬到了金城後,摸清了羌族情況後,制定了正確的作戰匯報,上報宣帝。不久朝廷出兵,第二年就平定了西北邊疆。
造句
       過去常聽人說太魯閣的奇岩美景鬼斧神工,這次前去遊覽,果然百聞不如一見,讓我大開眼界。

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二課,晒棉被,成語軟弱無力

 軟    弱    無   力
ㄖㄨㄢˇ   ㄖㄨㄛˋ    ㄨˊ      ㄌㄧˋ
意義身體虛弱,沒有力氣。也可比喻處事不得力,不中用。
出處巴金我的故事
         「你看我是一個多麼軟弱無力的人。」
造句
哥哥的感冒才剛痊癒,所以身體仍然有些軟弱無力。

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二課,晒棉被,成語不翼而飛

不  翼  而  飛
ㄅㄨˊ   ㄧˋ      ㄦˊ    ㄈㄟ
意義沒有翅膀卻飛走。比喻物品無故遺失。亦可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。
字義翼:翅膀。
出處《管子.戒》
       管仲復於桓公曰:「無翼而飛者聲也,無根而固者情也,無方而富者生也。公亦固情謹聲,以嚴尊生,此謂道之榮。」桓公退,再拜請若此言。
故事
       「不翼而飛」原作「無翼而飛」。
       春秋時代,齊國國君齊桓公有年春天打算去東海邊的之罘(ㄈㄨ,今山東煙臺)看海潮,順便再從海路到南方的琅琊去玩。當時有人就諷喻說:「桓公這次出遊,有如古代賢王出巡。」桓公聽了十分不解,便請教大臣管仲:「我有什麼德能,可比之於以前的賢君出巡呢?」
       管仲說:「古代賢王春天出巡是為了體恤民情,視察農事是否順利,這關乎國家的民生大計,而不是為了遊玩。如果為了遊玩而勞民傷財,必定會引起民怨,導致滅亡。」
      齊桓公聽了管仲的解釋,覺得很有意思,準備仿效賢君的作為。管仲又勸諫公說,「無翼而飛者,聲也」,意思是話一說出口,正像沒翅膀能飛的東西,千里之外也立即受到影響,指君王的言行影響很大,告誡他一定要謹言慎行。而齊桓公也都很聽從。
       管仲的比喻「無翼而飛者,聲也。」被引申成「無翼而飛」的成語,用來形容語言文字的傳播非常迅速。後來「無翼而飛」這句成語又被轉化成「不翼而飛」,通常用來形容物品的無故遺失
造句
當媽媽發現放在抽屜裡的戒指竟然不翼而飛時,不禁大驚失色。

延伸
成語:不脛而走
意思:脛(ㄐㄧㄥˋ;小腿),指不用腿也能走,比喻事物不用推廣,也能迅速傳播。
用法:不脛而走是指一種學問,一篇文章,或是一種技術很快被人傳誦、學習,風行一時的意思。在運用上要和「不翼而飛」小心區分。

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二課,晒棉被,成語釜底抽薪

釜  底  抽  薪
ㄈㄨˇ  ㄉㄧˇ  ㄔㄡ  ㄒㄧㄣ
意義比喻從根本解決問題。
字義
釜:烹飪的鍋子,薪:柴火。


故事

       南北朝的時候,東魏大將軍侯景舉兵反叛,遭到朝廷軍隊攻打。侯景於是投降江南的梁武帝蕭衍,請蕭衍前來增援,結果又被東魏軍隊打敗。侯景最後只得帶著剩下的幾百人投降東魏魏收為這事寫了篇奏章,他指出對侯景這樣反覆無常的人,必需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然而梁武帝沒有接受這一勸告。後來侯景果然又叛變了梁朝

造句

只有釜底抽薪的清除垃圾,這個社區的環境才能獲得改善。

延伸

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


揚湯止沸:鍋裡的水煮沸了,把鍋裡的熱水舀起來再倒回去,使熱水涼下來不沸騰。比喻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釜底抽薪:以前煮水(煮飯),是需要添加柴火生火的。所以鍋裡的水煮沸了,從根本之道,是要將柴火抽離(類似現在將瓦斯爐的火關掉),這樣水就不會一直煮沸了。

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

[小三下-國語] 康軒第二課,晒棉被,成語冒險犯難

冒   險   犯   難
ㄇㄠˋ  ㄒㄧㄢˇ  ㄈㄢˋ  ㄋㄢˋ
意義不害怕困難、危險和阻礙,勇往直前
字義:冒、犯:碰觸


出處
三國志蜀志王連傳
       「此不毛之地,疫癘之鄉,不宜以一國之望,冒險而行 
誤用
冒險難是誤用,正確應為冒險犯難。
冒險犯難中「冒」和「犯」是動詞,意思為勇往直前,沒有顧忌。「險」和「難」是名詞,為危險與災難的意思。冒險犯難的語法是,動詞+名詞+動詞+名詞,屬於對偶修辭中的句中對。
冒險患難中的「患難」是名詞,意思為艱難困苦的環境。常用於:「同甘苦,共患難」、「患難與共」...。冒險患難的語法是。動詞+名詞+名詞+名詞,不符合語法結構的對偶法。

造句
想登上玉山,除了要小心謹慎以外,還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。

[字音字形]東西 注音

依據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」中,東西兩字的字詞解釋,東西的注音有兩種, 1. ㄉㄨㄥ ㄒㄧ     (1)從東方到西方, 如「東西橫貫公路」     (2)東方與西方,如「東西文化交流」 2. ㄉㄨㄥ ㄒㄧ˙     (1)物品,如「買東西」     (2)譏罵人的話,如「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