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

<小二數學>日期的計算

小學二年級下學期的數學,有一種日期的考題,常常會讓姊姊搞不清楚。
我研究了一下題目,因為有時候需要+1,有時候要需要 - 1,除非觀念非常清楚,不然很容易搞混。所以我將大致的題型整理出來,也整理出計算過程。
第一種例題:
        有一個展覽,從1/1 ~ 1/5展出,一共展出多少天?
        :展出有 1/1, 1/2, 1/3, 1/4, 1/5, 共有5天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若經由計算式,則 5 -1 = 4 (5日-1日=4日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4 +1 = 5 因為1日也有展出,所以1日當天要再加回來。
第二種例題:
        有一個展覽,從1/1開始展覽,將展出5天,請問展覽到哪一天結束?
        答:展出 第一天為1/1, 第二天為1/2, 第三天為1/3, 第四天為1/4, 第五天為1/5,所以展覽的最後一天為1/5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若經由計算式,1 +5 = 6 (1日+5天 = 6日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6 - 1 = 5  因為1日也有展出,1日當天也要算,所以要扣掉1日。

第三種例題:
        有一個展覽,從1/1開始展覽,將展出至1/5。因為太過熱門,後來決定將展覽再延長兩天。請問原本展覽為期幾天?最後展覽到哪一天結束?
        :展出有 1/1, 1/2, 1/3, 1/4, 1/5, 共有5天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若經由計算式,則 5 -1 = 4 (5日-1日=4日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4 +1 = 5 因為1日也有展出,所以1日當天要再加回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再延長兩天,則第一天為1/6, 第二天為1/7,所以後來展覽延長至1/7。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若經由計算式 5 + 2 =7,(因為題目是問“再”延長兩天,所以 5+2=7,不需要額外 +1 或-1。)

另外,我也看過一些變形的題目,也一併整理如下,
        第一種例題的變形,日期會跨月份。如:展覽從1/25 展出至 2/5,請問一共展出幾天?
        答:當日期有跨月份時,一定要將當月最後一日,以及下一個月的第一天時間標記出來。以例題為例,
        1/25 - 1/31 => 31-25+1=7 (31日-25日=6日,因為25日也有展出,所以25日當天要再加回來)
        2/1   - 2/5   => 5-1+1=5 (5日-1日= 4日,因為1日也有展出,所以1日當天要再加回來。)
        7+ 5 = 12,展覽一共12天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第二種例題的變形,天數用幾個星期做標記,起始和結束日也改用星期幾來描述。如:有一個展覽,從星期六開始展覽,將展出一個星期,請問展覽到星期幾結束?
       答:一個星期有7天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所以第一天為星期六,第二天為星期日,第三天為星期一,第四天為星期二,第五天為星期三,第六天為星期四,第七天為星期五。所以展覽到星期五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計算式:6+7-1-7=5 (星期六+7天 -1[第一天星期六要算1天],一個星期有7天,減去大於7的天數,及為答案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

phonics: I can read

       我開始接觸英文是在升國中的那年暑假,
從ABC開始學起,並沒有參加過所謂的兒童美語班。
所以我的英文算是中規中矩,課本教的要考試的都會,可是一般的應用性(生活,聽和說...),就是一般般....
        所以當我有了小孩,開始接觸繪本,甚至英文繪本時,我一直有個疑惑,小孩子怎麼可能會看得懂英文繪本?我以前都是先背單字,才知道這個詞彙,難道我要教我的小孩背單字?可是就算是背了幾個單字,我們背單字的速度,一定也比不上繪本內出現單字的數量啊!
        在陪伴兩姐弟的過程中,我先接觸到了"phonics"及"sight word"。“sight word" 的部分,我用自製的教具卡片,將"sight word" 做成桌遊卡和小朋友玩 。在遊戲的刺激下,小孩子的"sight word"認知,進步很快。可是我發現在英文繪本的閱讀上,還是有一段落差。而這個落差會讓小孩子心生抗拒....
        同時間因為弟弟想要先學會ㄅㄆㄇ,所以我就製作了ㄅㄆㄇ字卡和弟弟玩,再帶入拼音的觀念。再引導到繪本的過程,我想起來姊姊之前也是先唸出發音,再逐字的串起整句話的音出來。(在句子的解讀上,並不是每個字詞都了解它的意思,可是整句話的意思可以懂7~8成)。
        phonics 的部分,原本還在想要如何帶入,有一次和嫂嫂在聊天時,她覺得phonics很注重發音,與其用字卡玩或看,“聽”也很重要。他借給我他們家中的"preschool prep series"整套DVD, 其中他將phonics 分成三卷  letter sound, diagraph, blends。在陪小孩子一起看的過程,我也跟著學習,不過因為我有kk音標的基礎,所以基本上我可以相互轉換,相輔相成。也因為瞭解了phonics 的方法,帶著弟弟一起用類似拼注音的方式拼出英文字,經過這樣的訓練,弟弟可以自己讀完phonics 小書 (biscuit series, 滿推薦這一套書,難易簡單,是入門phonics 閱讀的一套好書)。
        這時,我突然有個認知,讀注音繪本相對小孩子而言較英文繪本來得簡單。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,當他念出這個字詞或者句子的時候,其實他大腦裡儲存的“資料庫”已經找到對應的認知,所以他可以將文字轉換成圖像,了解文字的內容。可是若是以phoics 閱讀英文繪本時,有時,即使念出了這個單字的正確發音,他還是沒有“資料庫”在大腦中做連結。而當,大部分的字詞都無法理解時,閱讀就會有了認知的障礙。
       所以學習國語時,因為日常生活,對話,都在幫助他們建立“資料庫”。所以即使有些字詞無法理解,還是可以用有了解的部分串起大略的故事。可是若是在英文的閱讀,如何在我們的環境中幫助他們建立龐大的“資料庫”,就相對更重要了。
       目前還在嘗試用一些方法,將英文融入生活中,增加他們“資料庫”的豐富度。以後有一些成效或是感想,再來和大家分享。
     

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

注音符號隨手記ㄦㄜ

弟弟已經能認得ㄅㄆㄇ,閱讀起來沒有問題。
不過有時候,有一些小觀念還是會混淆他。
有一天,他問我,ㄦ和ㄜ怎麼分?
我當下最先想到的就是ㄦ有捲舌,ㄜ沒有捲舌
可是我發現這個對他而言,有一些抽象,沒有那麼容易理解。
以我現在的認知,我會將我以前背的注音帶入。
所以我很清楚,哪些字要捲舌,哪些字不用捲舌。
對弟弟而言,他的國語,其實是以「聽我們說」為主。
若是我們沒有特別強調,他自己也沒有特別留意,其實是會混淆的。
不過,姊姊有另外帶入一個觀念,他們老師有說過,
ㄦ都是自己一家,不會跟別人組合注音。所以若是有搭配聲母的注音,都會是ㄜ。
再來,就剩下單音ㄜ及ㄦ的分別了。
這個部分,似乎還是要以「記憶(背)」輔助。
如:ㄦˊ  而,兒,....
        ㄦˇ  耳,爾,餌,洱,....
        ㄦˋ  二,貳,....
        ㄜˊ  俄,額,鵝,蛾,訛,....
        ㄜˇ  惡,噁,....
        ㄜˋ  顎,惡,餓,厄,鱷,....

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

親子桌遊DIY

        我自己有製作卡牌和小朋友一起遊玩的習慣,會自己製作卡牌主要是因為,一來可以降低價格,二來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製作,不會被現有的商品侷限(以注音閃卡而言,很多的注音都會有圖片甚至“詞彙”包含在卡牌上。可是我覺得若是以學前兒童學習,這樣反而會讓小朋友忽略“注音符號”本身,畢竟圖片還是相對容易記憶的)。另外也可以親子一起DIY,藉由電腦或平板的操作,順便讓小朋友學習電腦。所以我自己製作的數字卡(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)或是注音卡都是尋找便宜的撲克牌,搭配上電腦列印標籤紙(可以參考教具DIY,最近在製作英文閃卡,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。)。

        之前曾經找過空白的紙牌,可是在台灣,好像並沒有這樣便宜的產品(以我在製作卡牌的速度,太燒錢了...。)可是用撲克牌有一個缺點,就是卡牌上原有的字樣,會透過標籤列印貼紙傳出來。不會特別明顯,可是認真看是看得到的...。如果吹毛求疵的話,是真的會有點難過...。
       所以現在有個想法,想要製作一些空白的卡牌來推廣(目前還再考慮要單面空白還是雙面空白)。想法上若是要推廣,價格一定要夠低,才能讓使用的人近乎沒有感覺....。而它的運用上,可以製作在桌遊卡、閃卡、或是字卡...。有人也需要這樣類型的產品嗎?

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

教具推廣 數字牌

        在推廣教具方面,我認為若是能將教學和遊玩結合,由大人(父母或是老師)帶頭,吸引出小朋友的興趣,再藉由反覆的遊玩練習,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。而且因為反覆的遊玩,會讓小孩子動腦筋思考,而更能熟習瞭解其中的涵意,不再只是囫圇吞棗地學習。
        我一直認為興趣,自信和成績應該是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。有了好的成績,自然就會有興趣鑽研,同時也讓自己建立了自信心。
        另外,好的教育(教具)環境也可以讓小朋友對學習產生興趣,同時對自己有自信,減少社會的問題根源。
        所以我希望可以藉由教具推廣來深根教育,若是有興趣,希望您可以留言和我聯絡,我將免費贈送數字牌。

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

DIY 注音桌遊卡牌

我很喜歡和孩子們玩桌遊,
很多益智類的桌遊都可以讓小朋友從遊戲中學習一些小觀念。
如大富翁(傳統版,可以訓練小朋友使用貨幣付錢及找錢),
Sequence Letters (可以帶入一些簡單的英文單子,以及帶入五子棋的觀念,訓練小孩佈自己的局及破別人的局)等。所以教導注音,我首先是想到藉由桌遊的方式,讓小孩從玩樂中學習。
    國內的注音教具,大部分都是磁鐵或是帶有圖案的字卡。為了要讓弟弟能長時間內的反覆練習,我後來是想到用字卡的方式帶入。
    可是現有的字卡,一來大部分都有注音及圖片,對小小孩來說,可以經由圖片產生連結,可是以學齡前的兒童來說,卻會讓他們忽略注音(相對而言,著重在圖片認知比較輕鬆)。二來,現行的字卡都比較大張,小孩子比較不好洗牌或是手拿多張。所以我就興起了自己DIY 注音字卡。
    原本是想要尋找空白卡牌,可是發現台灣似乎沒有這種產品,有的話單價也很高,就放棄了。後來就想到可以直接使用撲克牌當基版(去書局買最便宜的),搭配電腦標籤貼紙(尋找大小和撲克牌合適的)。將電腦標籤貼紙依序寫上注音(或是用電腦排版列印,我自己是使用電腦列印,甚至找來姊姊當小幫手,教他如何輸入及設定),在找小朋友一起貼上撲克牌,注音卡牌就完成囉!
     另外一篇文章有提到,這個注音卡牌可以使用來邊玩邊教邊學習,所以弟弟的注音認知上還滿順利的,目前已經可以自己閱讀有注音的書了,而且認識注音後,自己認識國字的速度就變快了。目前弟弟還沒有上小學,不過之後再由老師教導他注音的小概念,應該已經讓他可以跟得上了。
應用電腦標籤貼紙,及坊間買到的撲克牌製作注音卡牌
電腦標籤貼紙及撲克牌

尋找和撲克牌大小相當的電腦標籤貼紙
尋找電腦標籤紙尺寸
貼上電腦列印標籤的注音卡牌
自製注音卡牌,包含37個注音及22個結合韻

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

數字牌遊戲介紹

數字牌是由數字1~9 每個數字各8張所組成。

莊家發給每人五張牌,
在中間開出一張牌,
由玩家找出自己牌中符合加起來為10(和莊家開出來的牌)的牌。
規則是最多3張,
若是是最後一次的出牌機會,
則可出兩張相同的牌 (加a減a=0)

例子1
莊家出的牌為8, 為了要相加為10, 玩家需出牌2。
玩家有很多種出牌法,直接出一張牌2,或是如下圖中出牌1, 5, 4。而此種出牌法得到2的原因即為1+5-4=2。
例子2
莊家出的牌為8, 為了要相加為10, 玩家需出牌2。
玩家有很多種出牌法,直接出一張牌2,或是如下圖中出牌1,4,7。而此種出牌法得到2的原因即為7-1-4=2。
例子3
莊家出的牌為7, 為了要相加為10, 玩家需出牌3。
玩家有很多種出牌法,直接出一張牌3,或是如下圖中出牌2,5。而此種出牌法得到2的原因即為5-2。

若是雙方都沒有牌可以出,則由莊家再補給兩人各一張牌,若某一方有牌可出,即盡快出牌。若雙方都有牌出,則以速度快者為優先。若雙方都還是沒有牌可以出,則放棄此張牌,由莊家再另出一張牌。
最後,已先出完牌的玩家為獲勝。
為了增加遊戲的挑戰性(或是玩家的年齡有差別),在下一場遊戲時,贏的玩家增加一張牌,輸的玩家減少一張牌。

另外的變化:
當小朋友熟悉10的加減後,可以將加總改成其他數字,例如:11,12,9,....






[字音字形]東西 注音

依據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」中,東西兩字的字詞解釋,東西的注音有兩種, 1. ㄉㄨㄥ ㄒㄧ     (1)從東方到西方, 如「東西橫貫公路」     (2)東方與西方,如「東西文化交流」 2. ㄉㄨㄥ ㄒㄧ˙     (1)物品,如「買東西」     (2)譏罵人的話,如「你...